網頁

2015年5月1日 星期五

中風病人復健注意事項

中風病人復健注意事項 
文◎台北榮總復建部主任 詹瑞棋

中風會因為腦部病變之位置與大小而有不同程度與範圍的後遺症﹐有時候不是拼命努力或是長期復健就可以完全恢復﹐必須要逐漸調適身體、心理及居家環境﹐以達到功能最大的恢復為目標﹐有些無法達成的功能缺失可以考慮用輔助器具或環境改造來代償﹐設定了過高及過快的目標會給自己、家人乃至於醫護人員額外的壓力以及挫折感。至於如何判斷預期可以恢
復的程度?可能遺留的後遺症有哪些?如何去發揮最大的恢復潛能?這些都需要由病人、家屬與復健醫師及各種治療師共同去界定及規劃。最普遍的預估方法是:腦部的組織創傷﹐如果是可以自行修補的部份大約在三個月左右會恢復﹐而經由復健訓練以及腦組織功能重組與代償等所達到的功能方面的恢復﹐大約在六個月至一年完成﹐超過一年就建議以保守性、維持性的治療、輔具與運動為主。所以依據病變、症狀、時程、治療意願、客觀配合能力來訂定合理復健計畫才能達到較理想的功能恢復。


中風的後遺症與併發症相當多﹐復健治療會盡量依據個別病人的症狀與程度來進行﹐包括物理治療、職能治療、語言治療以及心理治療等﹐都有個別的注意事項﹐請與復健醫療人員連絡。以下概略提醒病患及照顧之家屬一些應該注意的事項:

【一】急性臥床期要定時翻身避免褥瘡﹐移動時注意勿拉傷軟癱之手腳、活動關節以避免僵硬孿縮(尤其是腳踝)。

【二】早期復健時注意隨時詢問有無不適感﹐活動量及速度不宜勉強﹐以避免姿態性低血壓、眩暈甚至於再次中風;如果有痰要盡量排除以免梗住喉嚨;坐在椅子或輪椅上時應該托住癱瘓側的上肢以避免肩關節脫臼。

【三】較穩定期的復健運動則要特別注意避免因疲勞、低血壓或暈眩導致跌倒;行走時注意路面是否平整;家中要裝合適扶手並改善浴廁溼滑情形;觀察有無患側視覺忽略的現象以避免碰撞意外;飲食要配合吞嚥能力以減少食物梗塞或吸入性肺炎;肌肉軟癱期練習行走時要注意是否有利用膝蓋過度伸直來代償的現象(可能損傷膝關節);而在肌肉痙攣期練習行走時則盡量要優先維持正確的姿勢(而非求快﹐否則除會造成怪異姿勢外也容易跌倒);手指的肌肉痙攣要及早發現並且使用藥物或支架矯正以免連帶影響患側半邊肢體肌肉緊張;要經常檢查感覺異常的患側﹐以免受傷或破皮不知道而造成感染;與病人互動時盡量在其患側邊﹐以提供較多的患側刺激及活動機會;對於有溝通困難的病人除了積極接受語言復健之外﹐在各個階段也可以花些心思設計溝通工具如圖片、常用文字、電腦發音板等。

【四】一旦家中有人發生中風﹐家屬就必須開始規劃長期的安置、環境改造以及復健工作﹐人力或經濟方面的衝擊也應該及早評估並且預作準備﹐若是無法立即作出適當計畫或是資訊不足﹐可以尋求社工部門及病友會組織的協助﹐將可減少很多心力方面的無謂消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