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5年3月26日 星期四

全關節運動

為什麼要做全關節運動呢?

常見病患在中風或手術的過後,因肢體活動障礙、傷口疼痛或身體機能老化,而長時間臥床、少動或不活動,當我們的肌肉及關節長期不使用,會造成肌肉力量更減弱、肌肉萎縮、關節硬化、活動範圍縮小和肢體屈曲攣縮,以及骨骼中的鈣質流失造成骨質疏鬆、容易骨折等許多器官的障礙(詳見不動之合併症)。所以每天持續維持的活動可維持和增加肌肉力量、增加關節最大的活動度,並促進血液循環、預防肢體畸形。

一、  哪些病患需要做全關節運動呢?


1.   長期臥床或固定不動患者。
2.   局部使用石膏、夾板或牽引,而使特定部位不能活動者。
3.   手腳之運動神經麻痺,致手腳無法活動者。
4.   神經肌肉疾病,如:巴金森氏症者、重症肌無力患者。
5.   關節疼痛而自我限制不活動之病患。
6.   知覺障礙患者。






二、我該如何執行全關節運動?

1.  活動之前向病患說明做運動的重要性,使病患能配合。
*若病患意識清醒做運動前予解釋:
(1)現在要做什麼?
(2)為什麼要做?
(3)病患應如何配合?
*若病患意識不清楚:
(1)先評估主要照顧者的學習能力、學習意願。
(2)照顧者可先動動自己的各個關節,來熟悉每個關節可做的各項運動。
2.   為病患安排他認為最舒適的姿勢。
3.   先用溫水浴或肢體熱敷,使肌肉鬆弛。
4.   從身體遠端指開始活動漸至身體近端關節(例如:腳的活動由趾關節   踝關節  膝關節  髖關節,手的活動由指關節   脕關節   肘關節  肩關節等。若病患無法主動執行活動時,協助活動者須支扥患者的關節處。
5.   以關節為單位做完一個關節再做下一個,每個關節活動2-5次,每個關節都要做,每天執行1-2回。
6.   健側與患側都要運動,教導病患以功能好的手腳協助無力的手腳活動。
7.   隨時注意運動時病患的反應,若病患表示不舒服時如:盜汗、疼痛則應停止運動,。
8.   若發生肌肉僵硬有阻力或肌肉痙攣時,宜緩慢進行,至肌肉放鬆為止。


三、  注意事項

1.   所有的動作,必須要溫和,不可太快或太慢,避免疼痛。
2.  運動時間長短,以病患不過度疲勞為原則,剛開始不可超過十分鐘,以後按進步情形,隨時做調整。
3.   每次運動完後應讓病人有片刻時間休息。
4.  並多鼓勵、少責備,病患需要您多一點的關心和協助,請記得適時和您的家人分享他的進步成果。

轉載自 台灣腦中風病友協會
http://www.strokecare.org.tw/notice2.html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